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,人工智能的寫作水平仍落后于真實學生,相關成果已發(fā)表于《Written Communication》期刊。研究人員將 145 名大學生撰寫的論文與 ChatGPT 生成的文章進行對比,發(fā)現(xiàn) AI 生成的內(nèi)容雖結構清晰、語法正確,但缺乏 “人味”,即個性化視角。
在論文分析中,AI 寫作與學生作業(yè)最明顯的差異在于,其缺少個人體會與細膩的批判思維。隨著生成式 AI 能力快速發(fā)展,研究團隊強調(diào),教育體系需更加重視培養(yǎng)學生的批判性素養(yǎng)與道德意識。他們期望該研究能助力教師識別機器生成內(nèi)容,有效應對全球范圍內(nèi)的學術不誠信問題。
該校教育與終身學習學院教授 Ken Hyland 指出:“ChatGPT 推出后,許多教師擔心學生會利用它完成作業(yè)。大家憂慮的是,這類 AI 工具可能助長作弊行為,阻礙學生讀寫與批判能力的培養(yǎng)。況且,目前我們還缺少可靠識別 AI 寫作的工具。所以,我們想探究 AI 在模仿學生寫作方面的能力極限,尤其是它能否像人類一樣與讀者互動。”
研究人員共分析了 145 篇大學生論文和 145 篇 ChatGPT 自動生成的文章。Hyland 表示:“我們特別關注‘互動標記’,比如提問或加入個人評論。結果顯示,學生論文在這方面表現(xiàn)更豐富,能更好地與讀者互動,也更具說服力。他們善于運用修辭性發(fā)問、個人插話以及直面讀者的語句,這些寫法能增強表達力、建立閱讀聯(lián)系、構建有力論點?!?/span>
“與之相比,ChatGPT 的文章語言流暢卻顯得疏離冷靜。它遵循學術寫作規(guī)范,卻無法展現(xiàn)作者個性或明確立場。AI 文章幾乎不會發(fā)問,也很少融入個人觀點。整體而言,這類文章缺乏感染力,論證也較為蒼白。這是因為它依賴統(tǒng)計學習與訓練語料,核心目標是保持語言連貫,而非追求對話中的情感與語氣變化?!?/span>
不過,研究并非否定 AI 的價值。研究人員建議,可將 ChatGPT 等工具用于輔助教學,而非讓其成為學生投機取巧的手段。Hyland 總結道:“學生求學不僅要學會寫作,更要學會思考,這是任何算法都無法替代的核心能力?!?/span>
來【龍頭AI網(wǎng)】了解最新AI資訊!
暫無評論
發(fā)表評論